舰队移动的核心机制围绕计划圈、曲率航行和增援指令展开。计划圈是舰队行动的基础,所有移动指令必须通过建立计划圈实现,初始仅能创建2个计划圈,基地升级可逐步增加数量。曲率航行是快速移动的关键技术,需先派遣高速侦察舰(如FG300侦察型)至目标点建立计划圈,激活曲率支持后,其他舰队可通过增援指令以4500曲率速度抵达。母舰等低速单位需依赖此方式移动,直接调动会导致效率极低。
星系迁移是基地移动的核心操作,需提前在目标位置建造前哨站指挥中心。具体流程为:通过工程舰在目标区域部署前哨站,返回基地后打开行政菜单选择基地迁移,消耗资源完成搬迁。需注意迁移后原星系设施将废弃,需确保目标区域资源充足且安全。前哨站等级需达到5级才能实现资源对接,工程舰必须空闲且未被占用。迁移过程中基地和舰队均处于不可操作状态,建议选择低活跃时段执行。
工程舰的移动优化直接影响资源采集效率。携带仓库舰可大幅减少往返上交资源的次数,中型工程舰(如721载货型)每小时采集量可达3万单位。编组时建议将富贵300多功能舰与小工程舰组合,提升队伍容量但不超过2艘,否则边际效益递减。野外采集前需通过蓝图研究强化工程舰的采集技能,技术值优先分配给仓库扩容和动力系统升级。
战斗舰队的战术移动需结合阵型调整。前排舰船(如CAS066)承担伤害时会自动残血后撤,后排单位(如苔原载机型)需保持距离。高速护卫舰(移速845以上)可组成机动编队,通过夹击战术实现火力覆盖。撤退时切忌单独行动,需用工程舰护送受损单位返回,避免暴露基地坐标。舰船站位会影响受击概率,前排单位应优先配置高护甲舰船。
曲率航行过程中禁止增援新舰队,否则会中断加速状态转为常规移动。攻击指令的自动撤回功能需手动关闭,防止无意义往返消耗时间。战术跳跃(跳点)可用于伏击或突围,但准备阶段若遭攻击会被打断。无人机和护航艇等小型单位可通过货拉拉载机型快速部署,每艘可携带2个护航艇单位实现机动支援。
资源点争夺时的移动策略强调隐蔽性。采矿平台建成后可解放计划圈配额,但需避免与敌对势力矿区重叠。前哨站建设应远离交战区域,通过721载货型工程舰实现金属资源快速转运。当遭遇敌方侦查时,立即撤回采矿舰队并激活防御协议,必要时可放弃低等级前哨站保全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