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抗驱逐舰的核心战术在于兵种克制与火力配置。驱逐舰作为海军主力单位,具备高机动性和中程火力优势,但面对潜艇时防御薄弱。潜艇的鱼雷攻击能无视驱逐舰的装甲,且潜艇潜行状态下可规避驱逐舰的主动探测。组建以潜艇为核心的舰队是克制驱逐舰的有效手段。潜艇需搭配声呐干扰技术,以抵消驱逐舰的反潜能力。空军单位如轰炸机也能对驱逐舰造成威胁,但需注意其防空火力的覆盖范围。
驱逐舰的战术弱点在于依赖团队协作。单独行动的驱逐舰容易被潜艇群围剿,因此作战时应优先切断其与巡洋舰或航母的配合。利用地图中的迷雾区域埋伏潜艇,或在狭窄海域布置水雷阵,能有效限制驱逐舰的机动空间。海军科技中的深水炸弹升级可提升潜艇对驱逐舰的杀伤效率,但需平衡资源投入与实战收益。驱逐舰的燃料消耗较高,持久战中可通过消耗战术迫使其撤退。
侦察机可提前锁定驱逐舰位置,为潜艇或轰炸机提供目标指引。轰炸机编队需采用高空突袭策略,避开驱逐舰的防空火力网。若敌方驱逐舰配备密集防空系统,可先派遣战斗机清除其防空单位,再投入轰炸机主力。海军与空军的协同打击能形成立体攻势,但需注意指挥链的流畅性,避免单位指令冲突。
资源管理直接影响对抗驱逐舰的持久力。潜艇建造和维护成本低于驱逐舰,适合长期消耗战。但需确保船坞和海军基地的等级足够支撑快速补充战力。石油资源应优先分配给潜艇和侦察机单位,避免因燃料短缺导致战术中断。科技研发方面,优先升级鱼雷射程与潜艇潜行时间,其次强化轰炸机的穿甲能力。